文章

Perfect practice makes perfect—從練習打字所得之淺見

 闊別有近2年了。上一次的文章已是中學時期的事,我已不知不覺升上了大學。「不知不覺」的確是事實,畢竟這段日子都是以網課形式學習,前往校園的次數亦屈指可數,加上各種畢業禮、畢業聚餐、ocamp、迎新日等的延期和取消,中大學之間的分界難免模糊。     且把上面一小段當作背景的交代吧!最近是sem break的日子,我既沒有工作也沒有伴侶,難免會覺得無聊的時候。在這個情況下,我決定挑選幾個實用的技能加以練習(不實用的智障技能也有,但那實在與本文無關),其中一個便是「打字」,亦是撰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或稱靈感來源。     接下來是更多的背景交代,hehe。事關我一直是以(大多數時間)4隻手指打字的,而儘管自己幾乎每天都會打字,wpm也只有47左右,而這大概已經是4隻(更多時候是2隻)手指打字的極限了,慘不忍睹——我亦因此產生了要學習以正確方法(用10隻手指)打字的念頭。     怎麼做呢?首先當然是立即到Google搜尋"typing tutorial", "typing practice"之類的關鍵字,然後對第一個搜尋結果狠狠D按下去。我照做了,結果是對着不成字詞的字母練習了2天而仍未處理好鍵盤“ a-' ”一行。待我後來到Youtube找了一些相關影片,才找到合適的方法和網站練習(我會將影片及網站放在文章結尾),到現在亦能夠保持大約35wpm,以「初學者」的程度來說我自問是挺滿意的了,至少我可以打出鍵盤上所有的字,例如今次這篇文章就是我以龜速yet正確的方法打出來的,也是我沒什麼動力打長文的原因(當然天氣也有關係,莫大的關係)       同時我亦意識到標題所說的“Perfect practice makes perfect”是什麼意思(開始意識到要扣題)——以往我一直認爲無論如何,先起步做就對了,而這種說法也當然有支持者,同時其爭議性就如其他各種生產力相關理論一樣大(什麼「凡事先做5分鐘」的so-called 5分鐘法則之類)。抑或是,要是我當初沒有馬上按下第一個連結開始練習的話,我我現在可能仍未開始練習打字?另外,以錯誤的方法練習一件事很容易衍生出「學壞手勢」的問題,我亦深深感受到其害。打字姿勢固然是一例,我的執筆,拿筷子的姿勢...

所有事都變成Equal Trade了

圖片
這是我最近一個關於自己心態的發現。所以,嗯,本文不是什麼經濟相關的學術文章, to whom it may concern.

影評(?)-Coco

彷彿「XX奇緣」還不夠似的,現在迪士尼電影的譯名也開始用「玩轉XXX」了。 不久前去看了最近評價很好的電影Coco。確實,無論是音樂,劇情,設定還是畫面方面我認為都是一流的水準,Disney的音樂配上Pixar的劇情真的既不羈又細膩。 Coco的劇情大概就是說一個出生在墨西哥一個因某位祖先為了音樂拋妻棄女所以認為為音樂是家族詛咒的家庭裏的男孩,因為喜歡音樂而在亡靈節和家人翻臉,之後機緣巧合下到了死人的世界尋找他那位喜愛音樂的祖先,最後當然如願以償,而且他的家人也接受了音樂,BBQ跳起yeah那種結局。 看完上面那段「劇情」之後完全搞不懂為什麼英文名要取作Coco,這是正常的,因為劇中那位名叫Coco的老婆婆登場時間加起來大概沒有10分鐘,在簡略劇情介紹中提及他…呃,有難度。但相信我,你看完之後絕對會覺得這個戲名是巧奪天工-雖然不及中港台三地的譯名那般易懂。 這套電影在各方面如果要以Pixar既有的水準作比較的話,當然,是猶有過之的。首先是畫面方面,大概是因為最近4套Pixar的電影都很少出現人類,所以這次在皮膚和毛髮上的進步是很明顯的,最顯著的一點就是Coco的皺紋了吧,幾乎已經幾可亂真。除了在人類上的表現外, the Land of the Dead的壯觀程度也不是開玩笑的。當看到那裡的全貌時,我差點沒叫出聲:3而且骷髏(尤其是Héctor)的那些分開又連起來還有不科學地旋轉的那些動作都好好看啊! 而雖然許志安唱的Remember Me是很好聽沒有錯(是真的很好聽啊),但我在這套戲裡面最喜歡的一首歌還是 La Llorona :> 而這種水準的歌曲出現在迪士尼的動畫中也已經不足以使人驚嘆了,因為迪士尼的音樂一直是那麼的配合畫面,單獨抽出來服用時也有一定水準。 至於很多人說很催淚的劇情,我確實也認為感動的點比想象中多,尤其在後期,根本止不住激動的情緒。不過,我仍然覺得說到催淚的話,Coco不及同為Pixar作品的Up。大概是因為「親情」比較不能觸動我的心吧?但說實在的,Pixar在控制觀眾的感情方面的確很有一手,能將一套看似是兒童向的的動畫做得讓成年人有如此大的感觸,我也很少見除了Pixar以外的公司能做到。雖然我很想說另外一點關於劇情的事,但為免讓我整篇文章都忍住不劇透就在此功虧一簣,還是不說比較好,對吧? Pixar在這套電影中呈現的世界無論在哪一方面都真...

歌曲翻譯-A Turtle's Heart

今次翻譯的歌曲是Mili的A Turtle's Heart。我個人很喜歡那種活潑的旋律配上黑暗的歌詞的感覺,所以心血來潮之下我也就翻譯了近期開始聽的一首歌。 我所翻譯的歌詞與原本的旋律是互相搭配的,所以確實可以用國語aka普通話唱出來。最近一直在做一些類似的翻譯填詞的東東,但這是我第一次將歌詞轉成普通話;相比起粵語或是英文容易,只是要在一段很短的旋律內用中文表達和其英文意思相同的東西有點難度,而儘管配上歌詞不難,要配上和旋律配合得天衣無縫的歌詞卻是件令人想破頭皮的事。當然啦,我做不到,所以以下這段歌詞也只是陋作一份,不足之處,懇請斧正,以達切磋砥礪之效。 Monday is a rainy day 星期一陰雨綿綿 And I stay inside letting time pass away 而我呆在這裏任時間飄逝 Tuesday it is quite the same 星期二仍是如此 So I daydream about moments of shame 我想起過去難堪的時刻 Life goes around and round 生命是個循環 I've stumbled and stopped moving on 我被絆倒後不再前進 Turn around and I realized 轉身回頭看才發現 That I have been left behind 我已經被拋下了 In a tiny tiny tiny tiny cubicle 在這小得不可再小的小櫃子裏 There lives a whiny whiny whiny cowardly turtle 住著隻愛抱怨愛發牢騷的膽小烏龜 In twenty thirty forty fifty sixty years 在二十年後三十四十年以後 My heart won't die no matter how hard I try 不管我怎麼做 我的心仍然跳動 Today is a lonely day 今天也寂寞無比 I pretend that I really liked it this way 我只能假裝我很喜歡這樣 Tomorrow will stay the same 明天依然會如此 I can't even remember your name 我甚至想不起...

教科書陋談—雙膠紙

 說實在的,我似乎真的很不滿意現在的教學模式和教材。 而說到教材的問題,先要說的自然是那些教科書。 我自小便喜歡在書上塗鴉,尤其是在初小時—自問書中內容我已明瞭,無聊的我便自己找找樂子了。在這之後,隨著年紀的增長和對課本的不解,我也漸漸減少做這種事了。 作為塗鴉的結果,我在把書傳給後輩時便要把我當年的塗鴉(當然,連同書中的答案和筆記)全部擦乾淨。是的,那些寫/畫在膠質紙上的陳年鉛筆跡。鉛筆跡的頑固嘛,倒是意料中的事 但為什麼教科書要用膠質的紙印呢? 我擦著書上的筆跡,看著那些帶著書上掉下來的顏色的擦膠屑,聽著那膠與膠磨擦的聲音,心中除了上述的問題外,就只有一個想法: 雙膠紙真他媽嘔心 而我至今也搞不清楚雙膠紙到底實際有什麼用。 網上有說法是它平坦不易變形,文字清晰,伸縮性小,對油墨的吸收性均勻,balabala… 而我自己則猜測出版商選擇它的原因是 1.防止年長者,如我,將書留給年輕者 2.便宜 3.They just want to watch the world burn 4.結果原來還真的很實用 我是比較喜歡傳統紙張啦,寫起來舒服,翻起來也沒有那種膠質的難受—雖然用墨水筆寫字時傳統紙張 會很透 。除此以外我真的不知道雙膠紙比起其他紙張有什麼優勝之處。 要說怕年幼的學生撕破紙張的話,喔,我小時候那本紙質超薄的聖經還算保管得不錯(雖然現在已經消失惹)。 要說印刷方面的品質的話,,那些紙質普通的那些作業對我而言也不會比雙膠紙差,而且用普通紙來印刷寫字量超多的作業就說明根本出版商也明白在普通紙上寫字比較好吧?     就我看來,用雙膠紙根本比普通紙差了好幾十倍吧。我時常用雙膠紙時都感到非常膠—就如那一張張的紙一樣。 怕被吉,就不寫那麼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