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2017 起發佈的文章

歌曲翻譯-A Turtle's Heart

今次翻譯的歌曲是Mili的A Turtle's Heart。我個人很喜歡那種活潑的旋律配上黑暗的歌詞的感覺,所以心血來潮之下我也就翻譯了近期開始聽的一首歌。 我所翻譯的歌詞與原本的旋律是互相搭配的,所以確實可以用國語aka普通話唱出來。最近一直在做一些類似的翻譯填詞的東東,但這是我第一次將歌詞轉成普通話;相比起粵語或是英文容易,只是要在一段很短的旋律內用中文表達和其英文意思相同的東西有點難度,而儘管配上歌詞不難,要配上和旋律配合得天衣無縫的歌詞卻是件令人想破頭皮的事。當然啦,我做不到,所以以下這段歌詞也只是陋作一份,不足之處,懇請斧正,以達切磋砥礪之效。 Monday is a rainy day 星期一陰雨綿綿 And I stay inside letting time pass away 而我呆在這裏任時間飄逝 Tuesday it is quite the same 星期二仍是如此 So I daydream about moments of shame 我想起過去難堪的時刻 Life goes around and round 生命是個循環 I've stumbled and stopped moving on 我被絆倒後不再前進 Turn around and I realized 轉身回頭看才發現 That I have been left behind 我已經被拋下了 In a tiny tiny tiny tiny cubicle 在這小得不可再小的小櫃子裏 There lives a whiny whiny whiny cowardly turtle 住著隻愛抱怨愛發牢騷的膽小烏龜 In twenty thirty forty fifty sixty years 在二十年後三十四十年以後 My heart won't die no matter how hard I try 不管我怎麼做 我的心仍然跳動 Today is a lonely day 今天也寂寞無比 I pretend that I really liked it this way 我只能假裝我很喜歡這樣 Tomorrow will stay the same 明天依然會如此 I can't even remember your name 我甚至想不起

教科書陋談—雙膠紙

 說實在的,我似乎真的很不滿意現在的教學模式和教材。 而說到教材的問題,先要說的自然是那些教科書。 我自小便喜歡在書上塗鴉,尤其是在初小時—自問書中內容我已明瞭,無聊的我便自己找找樂子了。在這之後,隨著年紀的增長和對課本的不解,我也漸漸減少做這種事了。 作為塗鴉的結果,我在把書傳給後輩時便要把我當年的塗鴉(當然,連同書中的答案和筆記)全部擦乾淨。是的,那些寫/畫在膠質紙上的陳年鉛筆跡。鉛筆跡的頑固嘛,倒是意料中的事 但為什麼教科書要用膠質的紙印呢? 我擦著書上的筆跡,看著那些帶著書上掉下來的顏色的擦膠屑,聽著那膠與膠磨擦的聲音,心中除了上述的問題外,就只有一個想法: 雙膠紙真他媽嘔心 而我至今也搞不清楚雙膠紙到底實際有什麼用。 網上有說法是它平坦不易變形,文字清晰,伸縮性小,對油墨的吸收性均勻,balabala… 而我自己則猜測出版商選擇它的原因是 1.防止年長者,如我,將書留給年輕者 2.便宜 3.They just want to watch the world burn 4.結果原來還真的很實用 我是比較喜歡傳統紙張啦,寫起來舒服,翻起來也沒有那種膠質的難受—雖然用墨水筆寫字時傳統紙張 會很透 。除此以外我真的不知道雙膠紙比起其他紙張有什麼優勝之處。 要說怕年幼的學生撕破紙張的話,喔,我小時候那本紙質超薄的聖經還算保管得不錯(雖然現在已經消失惹)。 要說印刷方面的品質的話,,那些紙質普通的那些作業對我而言也不會比雙膠紙差,而且用普通紙來印刷寫字量超多的作業就說明根本出版商也明白在普通紙上寫字比較好吧?     就我看來,用雙膠紙根本比普通紙差了好幾十倍吧。我時常用雙膠紙時都感到非常膠—就如那一張張的紙一樣。 怕被吉,就不寫那麼多了

創作的糾結

圖片
自七月中開始,我接觸了Live2D這個軟件。一開始看到別人成品時的心情實在是驚嘆、震撼,亦因此開始使用PhotoShop去嘗試做一個來看看 然後直到現在只是做了一半左右._. 而有一天,在用繪圖板描繪線條的時候我忽然想:「做一件事做了半個月也還未完成,(雖然不是每天日以繼夜地做,但除了專注於這工作外我實在說不出是什麼佔用了我大多數的時間。)我是否真的沒什麼創作的天份?要不要乾脆就享受、使用別人的成品就好?」但偏偏我極喜歡創作,無論是文字,圖畫抑或其他建模等的工作我都非常感興趣。兩者的矛盾使我開始思考,而思考又引導我寫下這篇文章。 對完成品的想像常使人陶醉;但與實際完成品的落差卻會令人沮喪失落,以完美的完成品為目標時,就更是如此—這是我在視覺藝術方面的憂慮及煩惱。小時候的自己不知道何謂一件好的作品,自然容易滿足;長大後常參加各種的藝術展、逛不同的網站,便自知自己的不足…偏偏那種對完美(?)的追求或多或少就是我的動力。 因為想不到一個結構完整的成品;但又會因當中的某些部分燃起創作的熱誠—這是我在寫作上常遇到的問題。我不安於寫作短篇的故事,但在寫長篇故事時又時常在寫作到某個位置時感到乏力,或是宏觀之下發現故事整體缺乏吸引力,就是對自己來說也是如此。在寫像這一篇一般的散文體時則是想不到感興趣的主題,結果在虛構和非虛構兩方面的生產力皆低得可怕。 比起玩別人做的遊戲或是享受其他成品,我對自己做一些事,然後與人分享更感興趣(雖然沒什麼可以分享的人就是了,坑的通通都是冷門)現在再想想,我大概是喜歡當中的獨一性,那種這世上就只有我擁有它的感覺。如果可以的話,最好就是由一粒原子開始,慢慢由我建設出整體。我有這種興趣,但卻沒有相應的能力去支撐它,結果在使用別人的成品時滿足不了興趣;在創作時又欠缺足以使滿足的能力。我總是不能放棄其中之一,結果就是我(自覺自己)的人生充滿了缺陷。 雖然肝出一件好作品時是很開心沒錯。 最後附上一條YouTube上一個我很喜歡的頻道所上傳的影片。 Why You Shouldn't Be an Artist—DSLRguid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hcUoOFhxMM

暑期作業

圖片
到底暑期作業是為誰設計的? 我不是說那些學校派發的那些報告啦,至少它們真的會被審核;問題在於那些每本好幾十頁、內容不是毫無營養就是難得靠北的幾本標榜「快樂暑假(之類)」的鬼東西啊。 我從未見過有一位老師會花這麼多時間將逐本暑期作業批改。平時做十幾頁(1~2 chapter)的作業已經交給學生自己改正了,面對近百頁的作業就更加不用說。但難道剛開學就要花三四堂,甚至更多的時間予學生自己批改作業嗎?也沒可能,結果往往就是最多每本作業翻翻,看看完成度合不合格,然後把答案本交給學生叫他們自己回家對答案 而我們會對才有鬼咧。 結果幾本作業就這樣變成了廢紙,等到咱學期尾的時候就連同一堆其他以同樣方式產生的廢物一起丟棄。 當然,學生不是白痴,通過簡單的演繹法推理,上述的過程結果學生們不難想得到,於是大部分學生打從一開始(或者是暑假的最後)就不會認真對待這幾本作業,反正是重量不重質的嘛,隨便塞一堆文/數字填滿橫線就是了。說到底,你那作文中有沒有文法錯誤,你的算式有沒有寫漏單位,答案正不正確,who fucking cares? 結論就是這些作業對學生、老師來說都毫無幫助,反倒是便宜了出版商。照我看來,比起將錢倒到咸水海,倒不如用那些錢資助學生自己買本參考書來得實際,要麼讓學生們自己選本文學作品,做份讀書報告,老師們在批改時見微知著也好。至少印幾本字帖吧,一來容易檢查質素,二來也能訓練學生的耐性、集中力和其他有的沒的,總之就比買幾本用完即棄,做做樣子的「愉快暑假」要好。 我當然不排除有學生真的很勤力地去完成一本本的「愉快暑假」,然後過個不怎麼愉快的暑假,但我認為這些作業對這些學生也是弊多於利。 我做完這些作業後根本無法知道對錯,是啊,開學之後會派發答案,但開學之後還有誰他媽有美國時間對答案。而且那些學生的努力和回報根本不成正比— 我從未見過有人因為暑期作業做得好而被表揚的,會發生這樣的事只有幾個可能性:     1. 有人認真做暑期作業,但老師不在乎     2. 有人認真做暑期作業,但老師分不出    3. 根本就沒有人他媽的會認真做暑期作業 我敢肯定有人會說得著是自己的,但大佬,現在不但無法知道答案對錯,本來可以去學更多東西,預備來年課程的時間也被這些內容不是毫無營養就是難得靠北的暑期作業剝削,我倒好奇從中到底是得到的東西多呢

Moana 魔海奇緣 影評—令人滿意的迪士尼公主故事

        本冰晶向來甚少看電影,也不太懂得評價一套電影的好壞,看成自hi 就好。有一兩句雷,請自行決定繼續閱讀與否    當初想看這套電影是因為在乘坐巴士時偶然看到廣告(+介紹),然後又被其設定所吸引,加上自己似乎未曾進過戲院看迪士尼solo的動畫,獅子王,班比,天外奇蹟(不是迪士尼solo)還有狐狸與獵狗都是買DVD回家看,比較近期的勇敢傳說(不是迪士尼solo),魔髮奇緣則是看T○B明珠台。    這套電影以公主系列來說實在是佳作,雖然少不免會用到傳統的系列公式,但令人眼前一亮的地方亦不少。例如不再用形容詞作標題吧。   先談談劇情吧。其實我略嫌中後期的某部分(用音樂)推進得太快,但整體來說劇情進度的控制實在不俗,不愧是老練的Disney。電影前半小時(大概)都是在說Maui和海洋之心的傳說,Moana和族人所居住的島嶼,以及Moana和海的關係,對大海的嚮往和眾人對此的反應。要寫的時候才發現電影前半段所敘說的事不少,雖然預告片中已大略講過不少,但到影院看時因音樂和畫面的加持下確實會有新的體驗。幸得本冰晶沒有遲進場,否則若略過前面的故事,看到最後時絕對會摸不着頭腦。    很喜歡電影中兩位主角的一段對話,內容大概是 Moana說自己不是公主, Maui則回答:你著裙,又有動物跟班。 駁斥曰:我是族長的女兒,不是公主! Maui笑言:頂,族長個女咪即係公主囉。    Moana的劇情與迪士尼傳統的公主電影不同,偏向描寫主角的獨立(近期的Brave和Frozen似乎也是如此)。這套電影比較多魔法元素,其實我還滿喜歡這種風格的,或許之後在畫面和人物方面會對此加以著墨。    本是想選出在這套電影裏我最喜歡的人物,,但發現原來真的很難挑.... …嘛,大概是Maui吧。他當初與Moana相遇時,其實我覺得他身上「主角(的同伴)」的感覺還蠻小的,既串咀又有點小自傲,不過這也是我感到新鮮的地方,而且後期隨著劇情進展越來越了解他,這也是件有趣的事情。而且他那個神勾真的有夠帥,特別是他變身或者出招時勾上的圖案會發藍光!!!! 不過我說能既然能掌管風和海那還只是「半神」的等級嗎,71%的地球(表面)都是你掌管的耶(ŏ_ŏ)    從他的簽名和故事後期的自白都不難發現,其實他很依賴那個神勾,沒有它的話Maui和個普通人沒什麼分別,要說「我就是勾,勾就是我」也不為過。這也使電影

沐濯自喻

     適逢今天難得有著好天氣(其實是自己平時不多留意),就洗了個澡,順便逃避現實。反正洗澡時也不需要用腦,於是便想了一些自己最近的生活和做人處事,結果在腦洞的加持下產生了一個奇怪的想法,最近略有查閱聖經中的比喻s,大概也有點影響。(「先生也看聖經?」「略看。」)     與其他比喻不同,這個比喻說不出什麼大道理,也無法用三言兩語講清楚,雖然無理但對我來說總比什麼都沒有來得要好。     當自己的衛生情況已經很差時,如果不是有燃眉之急,例如要出門,逃避問題等,也不會想去洗澡,甚至會有種「隨便啦怎樣也好啦」的想法,反正已經是最糟糕的情況了,不會再差下去就好。雖然會不好受,但也沒想過要改善;但當真的好好地洗一次澡之後 (我哪知道為什麼,反正洗了就是了),肯定會對之前的自己嗤之以鼻,搞不懂為何自己可以接受如此惡劣的情況而不去改善。在我看來,這種感覺稱為重獲新生也不為過。(╹◡╹)     上面所說的事如果要套用到我的心態已經是1~2個星期前的事了。不知從何時開始,我總是超憂鬱。無法與人好好相處,也沒什麼幹勁。至於久違的一次洗燥 (是的,洗燥)則是在放聖誕假時,因為每天都會發夢(當然也稍微記得內容),而且夢的內容比現實的還要糟糕好幾倍(但到這一刻已經相差不遠了,難道是預知夢???(◓Д◒))  再加上自己又趁完全沒其他人影響的時候想了很多很多的事,於是放假後第一天上學感覺超暢快,有種「我想通了,負面情緒什麼的就永別啦~♪」的感覺。      但即使洗完澡,遲早也會再髒起來,再加上不知何時學校對我來說有時就像垃圾堆一樣(抱歉),走進去時自然很快地就會又再次變得骯髒,以這次來說,只需一天。結果就不多說了,總之是前所未有地糟糕。     幸運的是有這種衛生習慣和觀念的好像只有我自己一個,所以在座的各位應該不用擔心的。...咦,那我寫這篇文有什麼用?